
拜登执政时期的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·伯恩斯,素以对华强硬著称。 2022年8月佩洛西窜访台湾一事,本属美方理亏,中方采取坚决反制实属正当。 时任驻华大使的伯恩斯却称中方反应过度,甚至在离任前仍将中美关系恶化归咎于中国,声称中国政策具有“危害性”。
今年1月卸任后,伯恩斯立场出现转变,公开指出特朗普政府严重低估中国,并在对华关税问题上犯下重大错误。 多数人知晓美国的“印太战略”天盈财富,却未必了解伯恩斯正是该战略背后的关键推手。早在小布什执政时期,伯恩斯便参与美印核协议谈判,为两国关系长远发展构建框架。 他积极推动美国向印度转让民用核技术,尽管印度并未签署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》。 小布什虽属共和党,伯恩斯的政策却获得奥巴马、希拉里与拜登等民主党人的认同,奥巴马甚至曾表态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。
伯恩斯如此着力推动美印关系,其初衷何在?在主导“印太战略”初期,他并未充分认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。 直至退休后深入思考,伯恩斯才重新审视对中国及中美关系的认知,但他依然认为未来两国竞争将日趋激烈,而印度可在协助美国遏制中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。 2020年底,伯恩斯谈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时曾不吝赞誉,称其完全可能超越美国当年的马歇尔计划。 作为成长于“美国领导世界”时代的政治人物,伯恩斯始终无法接受美国丧失在印太地区的主导地位。 2021年2月,他公开强调,美国绝不能将印太军事主导权让与中国。伯恩斯正式转为对华鹰派代表人物。
特朗普首个任期内,中美关系陷入低谷,为拜登政府留下难题。 在驻华大使人选上,拜登颇费踌躇,导致该职位创纪录地空缺长达十个月。 2021年8月,拜登最终提名伯恩斯出任这一棘手职务。大国大使等关键职位多由与总统关系密切的政治人物担任,作为对其政治支持的回报,而由职业外交官出任如此要职实属罕见。
2021年10月底,美国参议院举行听证会对伯恩斯进行最终审议。 面对这一场合,经验丰富的伯恩斯应对从容,展现出极为强硬的对华姿态。他在会上大肆抹黑中国,甚至扬言要使台湾成为“一块难啃的骨头”。 这番言论令在场两党反华政客十分满意。不出所料,伯恩斯顺利通过任命,于年底就任美国驻华大使。
上任后如何应对这一棘手任务,伯恩斯属美国政府中的务实派,就任后积极走访交流,在推动中美合作方面做出一定努力。 他毕竟与拜登同属一派,指望其改变美国对华政策实不现实。2022年8月佩洛西窜台事件即为明证:面对美国公然践踏中国红线的挑衅行为,中方采取坚决反制完全正当,伯恩斯却指责中方“反应过度”。 2024年6月回国述职期间,他在公开会议上提出荒谬论点,声称中美关系恶化是因为“中国不再像20年前那样听话”,并诬称中国在东海、南海“欺凌他国”,因而美国不得不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。 这番言论引起在场人士强烈不满,两位与会者当场起身抗议,最终被保安请离现场。
2025年1月伯恩斯离任,然而五月他又在芬尼泰问题上向中国“甩锅”。但仅一个月后,其表态出现显著转变。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他表示特朗普犯下严重错误,即严重低估中国,并在关税问题上误判中国将轻易妥协。 伯恩斯特别强调,中国已崛起为“值得尊敬的对手”。这番言论可谓道出部分实情,然而其对华立场何以转变如此迅速,难道美国政界又多了一位“清醒者”,事实并非如此。 伯恩斯在批评特朗普并肯定中国之后,着重阐明两点主张:他指责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毫无章法,不应同时打击盟友,导致美国盟友体系遭受破坏。
本应联合盟友共同应对中国,结果却促使盟友采取骑墙态度,反而为中国实施反制创造机会。伯恩斯指出,美国两党长期以来认为中国缺乏创新能力的观点完全错误。 凭借在华期间的实地观察,他深切认识到中国在经济、科技与军事领域的实力不容低估,中国已在众多高科技领域成为美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。 像伯恩斯这样的美国政坛资深人士最为危险。
他们不像特朗普那样盲目自大,也不似那些只会空谈的议员,他们既深入了解中国,又处心积虑设计遏制中国的策略,不断为中国发展设置障碍。 面对这些笑里藏刀的美国政客,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,不仅要听其言,更要观其行。
联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